如果用「ADHISV」组成一种疾病或一种病毒的名字。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?
红丝带——系住生命,系住爱
1988年1月,世界艾滋病日的概念被提出,自此,每年的12月1日便成了世界艾滋病日。
01
一段惨痛的历史
抗艾三十载,中国是世界的缩影
1985年
外籍人士到华旅行,将HIV病毒带入中国。
1
1990年~1995年
某农村155名卖血村民中96人携带HIV病毒!
2
1996年~1998年
HIV病毒经血液传播占比90%以上!有偿供血后患无穷!
3
1998年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》颁布实施,无偿献血成为临床用血的唯一合法来源。AIDS的血液传播开始受阻。
4
2018年
国家卫健委在《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发布会》上指出:输血传播基本阻断。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传播病例接近零!
5
国家卫健委举行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发布会。会上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指出:输血传播基本阻断。全面实施临床用血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,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传播病例接近零报告。
这就意味着
血液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
惨痛的历史将永远成为历史!
02
20年的不懈努力
血液安全,必须拼尽全力去保障
为什么献血一定要无偿?
以史为鉴,刻骨回答呼之欲出!
倘若血液与金钱产生关系,
生命赠予将败给经济利益;
欲望使人铤而走险,甚至隐瞒病情。
血液安全难以保障,隐患无处不在。
保障血液安全,立法只是第一步,国家对此的投入比这更多。
《献血者知情同意书》及《献血者健康状况征询表》的诞生让献血者有了自我评测的标准,「我健康」成了可以量化的概念。
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》(2015)从 献血者健康检查、血液采集与分离、血液检测、血液隔离与放行、质量控制五方面为血液安全提供保障,医疗用血所产生的费用正来源于此。
推行无偿献血制度的这20年,广大无偿献血者、无偿献血志愿者与采供血行业医务人员、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,几乎掐死了HIV病毒的头号传播渠道——血液传播。
无偿献血
安全的血液不仅能挽救生命
也在挽救无数个未来
参考文献
[1]世界卫生组织:艾滋病毒/艾滋病
[2]卫健委举行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发布会
[3]骇人的"血浆经济"——走访河南"艾滋病村"
[4]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》(2015)
[5]蒂特马斯《礼物关系:从人血到社会政策》
热门新闻
TOP ARTICLES
阅读: 10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