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停止互助献血!互助献血停止后会影响临床供血吗?

2018年04月02日 14:59

阅读: 9584

互助献血将退出历史舞台?

 

互助献血时代终结?利益链条还是救人助己?

全国停止互助献血,是否会影响临床用血?

互助献血叫停之后,血源如何保证?

无偿献血的未来会怎样?


网友提问

什么是互助献血?目前我国与国外的献血模式有何不同?

    目前,我国献血模式以自愿无偿献血为主,包括个人和团体自愿无偿献血。2017年,我国自愿无偿献血比率达到97.8%,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。


   与个体及团体的无偿献血相比,我国存在少量“互助献血”。互助献血是指患者用血前,家属或者亲友必须献血,否则不能用血,用血量与献血量挂钩的献血模式,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家属/替代献血模式。


网友提问

为什么要停止互助献血,强化自愿无偿献血呢?

  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,有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稳定来源,就能保证可靠充分的安全血液供应。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发病率最低,是最安全的献血者。


   2013年,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成员国到2020年实现全部血液供应均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。


  虽然我国互助献血所占比例仅为2.2%,但严重损害了无偿献血制度和患者切身利益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
“互助献血产生了非法血液买卖”

 

  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助献血组织开展非法血液买卖。经常用血的血液病患者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亲友献血,便通过“血头”买血。个别地区甚至产生黑恶势力,“血头”、“血霸”通过控制献血者牟取非法利益,存在社会安全隐患。



“互助献血增加了血液安全风险”


   部分有高危行为的人群为获取经济利益参加献血,增加了血液安全风险,全球曾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过惨痛历史教训。尽管我国已经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,但互助献血人群在“窗口期”内传播艾滋病、乙型肝炎、丙型肝炎等病毒的风险高于自愿无偿献血者数倍,严重威胁血液安全。


“互助献血增加了患者就医负担”


   互助献血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负担,特别是外地患者,还需付出额外的交通、食宿、时间等成本,激化了医患关系,严重损害了患者利益,人民群众对此反响强烈。


网友提问

停止互助献血会引起用血紧张吗?能否满足临床用血?

停止互助献血是指禁止强迫患者及亲友献血,杜绝血液买卖,不影响血站、医疗机构通过宣传教育,动员患者亲友自愿无偿献血,献血者及其亲属依照《献血法》和各地颁布法规依法享有相应用血权益。根据《献血法》相关规定,我国实行自愿无偿献血制度,禁止血液买卖;保障血液供应是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;互助献血不是一项必须开展的措施,法律未规定患者用血前必须组织动员家属、亲友捐献足够数量的血液,停止互助献血不违反《献血法》规定。



 某市互助献血率曾经超过50%,通过采取综合措施逐步降低互助献血率,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停止互助献血的目标;河南省、安徽省也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停止互助献血。


 上述这些省市停止互助献血以来,采血量均不降反升,满足了当地的临床用血需求,社会反响良好。2013年以来,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工作,提升血液保障能力,逐步降低互助献血率。


 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全国互助献血率由2012年的4.3%,降至2016年的3.2%,2017年进一步降至2.2%。因此,从国际和国内的实践经验看,无偿献血是保障临床用血供应和安全的根本举措,停止互助献血不会引起血液紧张。



  同时,我国也建立了完善的血液应急保障和调配机制,能有效应对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的短期血液紧张问题。因此,只要全国各地持续推进无偿献血工作,切实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工作,不断提升血液保障能力,推进合理用血,就一定能满足老百姓的用血需求。



长沙无偿献血数据

2017年,长沙全年共采集血液56.7吨,无偿献血近16万人次。

驻长高校献血达到51436人次,大学生献血人次占全市献血总人次的32.81%,高校献血率已达10%。另外,团体预约献血在组织、动员、宣传、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进步,全年团体预约献血41166人次,有效保障了全市的临床供血。




献血的好处,你知道吗?


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。

经常献血,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,再通过正常的饮水,填充了血容量,使血液自然稀释,血脂就会随着下降。


可预防、缓解高粘血症

坚持长期适量献血,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,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,加快血液流速,脑血流量提高,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。


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

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贫血及行动迟缓,过高则适得其反。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%,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,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。


可促进、改善心理健康

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、体液、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,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,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、抵抗力的提高。


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

骨髓产生刺激作用,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,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,促使血细胞的生成,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。



当然,

最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无偿献血,

能够帮助他人,

造福社会,升华生命价值,

促进身心健康和实现精神富足。


阅读:9584

0

分享:
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,分享本文